來源:經濟參考報 2006年4月10日 廣西天華編輯
民營企業每吸納一名下崗失業人員,將享受到4000元的稅收減免。這是記者4月7日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的信息。稅收減免是新近出臺的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中的一項內容。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十幾家有關部門近期也相繼出臺了針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作為對去年年底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的配套文件,這些通知涉及到促進就業工作的諸多方面,包括資金管理、稅收減免、小額擔保貸款、收費減免、失業保險試點等等。從今年4月起,這些政策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作為對新的就業政策的補充說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7日表示,從今年起,民營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時,同樣適用于這些政策,它們將及時獲得相應的稅收減免、社會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支持。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司長于法鳴介紹,與過去不同的是,新政策對企業吸納下崗職工采取了“定額減免”的優惠辦法。而過去企業只有在吸納下崗職工人數達到職工人數的30%時,才能享受稅收減免。
據了解,“定額減免”指的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中提出的依據企業吸納就業定額減免稅收的辦法。通知指出,對從事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用下崗再就業人員,與其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準是每招用一人每年減免4000元;而對那些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人員,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減免稅收。
據于法鳴介紹,除了減免稅收政策外,如果企業吸納了再就業比較困難的人員,政府將給予社保補貼扶持。所謂“困難人員”,指的是一個家庭中兩人都下崗,或者女性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的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再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公益性崗位的,可以得到社保補貼和工資補貼,包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方面的費用補貼,以此來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還共同下發了《關于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通知》。在小額貸款方面,通知規定,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下崗失業人員比例達到企業現有職工總數30%以上,并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最高給予100萬元人民幣的貸款;自謀職業、組織起來再就業的,按照人頭每人可以給予2萬元的貸款額度,以此增加對企業的信貸支持。
業內專家評價,這一系列新辦法的出臺,體現了中國進入積極就業政策的實施階段,考慮到企業和下崗失業人員的實際需要,使就業政策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