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至18日,我有幸參加了新批準注冊會計師及高級審計助理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此次培訓聚焦行業前沿趨勢與實務痛點,通過權威師資授課、案例實戰解析與結構化能力訓練,為審計從業人員搭建了系統性知識更新與技能提升的優質平臺。課程緊密圍繞注冊會計師職業勝任能力要求,融合最新審計準則修訂要點、數字化審計工具應用及風險管理前沿理念,旨在助力學員快速適應行業變革需求,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審計服務的規范性與價值創造力。
以下是我對本次培訓核心內容的回顧及分享:
一、《財務人員溝通技巧》
該課程的授課老師是廣西財經學院陳佳妮副教授,她為大家解析了溝通的概念、核心要素(信息發送者、接收者、渠道等)、類型(語言/非語言、正式/非正式溝通等),強調溝通是信息與情感的雙向傳遞。指出“溝通≠說話”,需兼顧理解與反饋。老師還挖掘出審計溝通的痛點,揭示“不敢說、不會說、不愿說、不能說”四大障礙對審計效率的影響。同時也點明高效的溝通如“春風化雨”,可提升審計人員與客戶的協作效率,助力審計目標達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培訓聚焦財務人員在審計場景中的溝通短板,通過理論講解與工作場景結合,幫助學員重新認識溝通本質,明確高效溝通對審計工作的關鍵作用,為后續提升溝通技能奠定基礎。
二、《審計風險及案例分享》
該課程由本所李驊老師授課,他通過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系統講解了審計風險定義、后果及防范措施,剖析缺乏獨立性、未勤勉盡責等典型案例,展示違規處罰結果。以案例警示的形式強化了學員們的審計風險防范意識。讓大家懂得了只有嚴格遵守審計準則與職業道德,時刻保持職業謹慎和懷疑態度,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加強審計質量控制才能有效防范審計風險。
本次培訓通過理論與案例結合的方式,幫助學員清晰理解審計風險,掌握風險防范要點,對提升審計工作規范性和專業性具有積極意義。
三、《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探討》
該課程的授課老師是祥浩(廣西)會計師事務所李小鵬老師,他首先解析了經責審計八項內容、四個階段及審前調查五條線,即業務、財務、資產、內控、合規,讓大家對經責審計有了全面的認識。然后再聚焦12個審計模塊,如內控制度、采購管理等,拆解各模塊風險切入點與關注事項。最后通過實際案例,展示經責審計全流程常見問題,并輔以文書指導操作。課程以“理論+實務+案例”模式,結合國有企業經責審計特點,提供可復用的審計工具與方法,助力學員建立系統化審計思維,掌握從業務穿透至財務的風險排查路徑;提升文書撰寫規范性,強化審計結論的證據鏈支撐;聚焦國企審計重點,精準識別“三重一大”決策、內控制度建設與執行等核心領域風險。
該課程的培訓貼合實務需求,為提升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
四天的培訓緊湊充實,從溝通技能到風險防控,從理論框架到國企經責審計實務,多維度深化了學員們對審計職業的認知。培訓期間,大家通過與行業同仁的交流碰撞,更拓寬了問題解決思路。未來,我將以此次培訓為起點,把前沿理念與實操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以嚴謹的態度踐行注冊會計師使命,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審計部凌潔供稿)